社会交往障碍是发育迟缓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2011年美国专家对于完成特定社交活动所需具备的社交能力进行了划分,将社交能力分为社交意识和社交沟通、社交互动和社会关联五个维度。该社交体系的提出对于促进专业人士或家长对发育迟缓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系统化认识,并据此设计出符合个体需求的旨在提出社交技能的教学方案与干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
1、发育迟缓儿童在社交意识维度上的障碍表现
社交意识主要指对社交线索(如不同社交特征、社会角色、社交情景等)的识别和理解,它包括在实时的社交情景中对社交线索的察觉、社交信号的识别,以及理解周围和社交网络的运转和相互影响等。社交意识是个体进行和社交行为基础,各种社交行为的产生实在社会意识作用下做出判断的结果。
发育迟缓儿童在面孔辨认、面孔情绪识别,理解象征性手势,理解身体动作、语言和信念等方面均存在异常。
面孔承载着最丰富的社会沟通信息,在正常儿童发育中,3-7个月的婴儿可区分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1岁左右可以识别喜怒哀乐等基本的面部表情。而发育迟缓婴儿却未表现出具备这些能力,并且从婴儿直到成人,发育迟缓儿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面孔识别障碍。
通过眼动技术、研究者探测到孤独症个体在观看人类面孔时出现认知模式,他们更少观看面孔核心区,如眼睛鼻子区域,尤其是更少产生对眼睛的注视,而更多关注嘴巴等非核心区域。因此可能导致其表现出面孔辨认和面孔情绪识别的困难。
除面孔外,发育迟缓的儿童在理解手势和理解反应社交信息的机体语言、音量音调等非语言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在语言的理解上,研究者发现发育迟缓儿童毕正常儿童更依赖于视觉性的建立语义。他们对于语言的认知概念的把握处于一种“机械的反射性”记忆状态,能够记忆语言的表层概念和语言的内涵相结合。使得他们只能从语言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语义,而不理解抽象性的字词,以及字词背后隐藏的意思。
同时,发育迟缓的儿童对个体内部的愿望、意图、情感和信念等心理站台的理解困难,是的他们在理解他人对事物的看法、信念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预测的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缺陷。
2、在社交沟通维度上的障碍表现
社交沟通主要是指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想法和兴趣,其中不仅包括表达什么的问题,也包含如何表达的问题。个体的社会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会影响到其最终和社会适应的水平。
在沟通内容上,发育迟缓儿童更常使用语言来需求物品或提出抗议,却缺乏用语言来获取信息、发表评论等,在非语言沟通上,发育迟缓儿童比较常使用管理式手势,很少使用社交互动式手势。
综上,发育迟缓儿童的沟通主要为工具性,而非交流性的沟通,他们通过沟通来获取某些需要的物品,但却忽略了沟通信息传递和分享的功能。
在沟通方式上,发育迟缓的儿童显示出更多自我为中心的语言,表现为“鹦鹉学舌”式的回声式语言,自我重复,出声思维,坚持辩论一个话题,代词使用逆转,用“你”来称呼自己,用“我”来称呼交流对象,不善于使用集体语言和手势来表达自己。这些使得发育迟缓个体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障碍。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在对方(听者)的角度思考,无法再沟通中实现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角色转化,因此使得他们无法产生交流性的语言。
3、在社交互动维度上的障碍表现
发育迟缓儿童存在社会性注意异常,其中主要包括社会性趋向注意和互联注意的异常。社会趋向性注意异常指儿童无法自觉注意周围环境中自然发生的社会刺激。互联注意指与他人对对象或事件的共同注意。包括分享注意(通过利用交互性的目光注视或指向来分享自身的注意)和跟随他人注意(对他人的注视或指向的目光跟随)。
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并掌握社交规则的有效途径,游戏技巧的缺乏直接影响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象征性游戏能力的缺陷是发育出换儿童拓展交往能力。
4、在社交学习维度上障碍表现
社交学习指的是个体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习与接收影响的能力。包括通过各种渠道从同伴身上直接习得社交技巧,如:通过直接模仿,从别人做某件事的行为后果中学习社交技巧的学习过程。通常学习能力不被认为是社交能力的范畴。但要确保一个人成功地进行和社交互动,需要复杂的能力更加,学习能力使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模仿能力是个体获得象征性能力发展的必备前提,研究发现发育迟缓儿童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少对父母的自发模仿行为,他们也不容易引发他人的模仿行为。
5、在社交关联维度上的障碍表现
社交关联指在社交行为中个体间的联系与相互联系,关注的是社交的实质和目的,加社交背后的意图、愿望、情感等方面,是个体与他人建立关联以及形成真正友谊所必需的内容。只有当个体具有想要建立和社交关联的欲望后,其他各项和社交技能的训练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发育迟缓儿童在产生基本的社交兴趣、依恋、建立友谊,产生同情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障碍。在临床中,在幼儿经常表现出独自嘻玩,不与他人合作,不喜欢拥抱和避免与他人接触等现象。因此,在儿童早期,在早期,个体和社会的印象是冷漠,对他人却反兴趣和依恋。
在情感发展上,发育迟缓儿童不仅在情感识别上存在障碍,他们在自发的情感表达及有目的的情感反应控制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个体难以发展出同情、关切等复杂的社交情感,也导致其同样不能与社会互动的行为,如:给予、分享、帮助等所有反应。因此他们经常产生孤独感和不足感。
治疗:
(1)评估
(2)以发展为取向,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干预训练方式,培养六个基本能力:
①对周围环境、情境、声音等刺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感受,具备情绪体验到亲密感的能力;
②与父母等“重要他人”在互动性的日常经验中体验到亲密感的能力;
③与他人进行密切接触、相互影响的双向沟通能力;
④丰富、复杂的表情表达(动作或言语)能力
⑤通过想象和游戏产生观念的想象能力;
⑥在各种不同的观念之间建立纤细的能力,即实构想的能力,包括游戏活动的规则。话语的逻辑表达,情绪感受,个人意见的确切表达,形成问题解决程序的能力。
在训练中,老师或家长一方面配合孩子的活动,同时在训练中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困难,引导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发展上述能力,改善儿童症状,促进儿童发展。